传承“非遗”,振兴恩施 ——访咸丰木作传承人杨佳奇

作者:时间:2019-10-15点击数:

杨佳奇老师来自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在当地,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于此,杨老师则是中国古老民族——苗族的一员。作为少数民族民间根雕师,杨老师与根雕艺术结缘已久。

杨佳奇老师16岁参军,退役后在沿海创业,2013年拜李永强先生为师。至今,已从事根雕制作20余年。儿时鄂西的山中风光与从军经历,给予了他无限的创作灵感,他把大山深处的自然风光与军旅生活融为一体,制作与收藏作品数百余件。

笔者一行人初见杨佳奇老师时,他正在展馆中向人介绍自己的参展作品。看到我们后,非常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并为我们讲解作品内涵。提到自己的作品,杨老师整个人都充满了激情。自信的身姿赋予了语言极强的感染力,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对根雕艺术的热爱。或许,正是这份如火的热情,支撑着杨老师在这一行中钻研20多年。儿时的好奇心打开了根雕的大门,对艺术的真情引导着他走向更为宽阔的未来之路。

 

杨佳奇创作《出关》

杨佳奇创作《出关》

 


 一、敢叫日月换新天


杨佳奇老师作为咸丰木作的传承人,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并非只着眼于这门手艺本身,而是心怀“非遗”宏愿。杨佳奇老师希望,用传承“非遗”助力咸丰本土文化繁荣,以开发文旅资源,振兴恩施经济发展。从前的主流“非遗”经济模式,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观念的落后,资金的短缺,市场营销程度不够,品牌影响力不高,最重要的是传承的后继乏人。诸多的短板,使得“非遗”的流通现状略显惨淡。但杨老师却很乐观,他心中自有一番天地。在杨佳奇老师看来,现在的国家政策很好,上有国家宏观规划“长江经济带”指导,下有武陵山区发展的具体蓝图,他想配合国家政策为家乡做些事情。

例如,杨佳奇老师提出:“可以发展土家吊脚楼民宿。土家吊脚楼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可以将老百姓的老旧房子整修好,开发商业价值,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好“非遗”的传承,“将手艺教授给当地百姓,在当地开设一些‘非遗’体验馆。外地的游客过来,如果对根雕、泥塑、剪纸等‘非遗’艺术感兴趣的,都可以去对应的体验馆尝试制作。这样既传承了非遗,也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游客过来这里也有了丰富的玩乐项目。文旅与‘非遗’相结合。”

杨佳奇老师对传承“非遗”、开发相关文旅资源、促进恩施经济发展的前景十分看好。他认为,咸丰本土文化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有很大的爆发点。接受采访时,杨老师全程情绪都很高涨。从自信的语气中,笔者相信杨老师一定对此怀抱着非凡的宏愿,并坚定着信念,做好了为之开拓前路的准备。


杨佳奇与记者交谈


 

 二、从规划到践行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界处,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多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杨佳奇就成长于这片文化积淀深厚的沃土。对于这里的一草一木,杨老师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杨老师说,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关注,旅游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非遗”色彩下的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旅”结合也成为必然的趋势。杨佳奇老师向我们例举了世界文化遗产一一咸丰县唐崖土司城遗址。它如同一个咸丰土司历史文化的缩影---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历史上的自然环境、聚落形态、建筑形制等信息。在“申遗”成功的带动下,以及当地独特的民俗、技艺和土司文化节等软质要素的影响下,它成为了一个文化旅游的综合体,满足了游客感受自然、体验历史等多重旅游需求。旅游业的成功开发,为保护、重建唐崖遗址和弘扬土司文化提供了资金,让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促进了社会环境的和谐。

提到恩施丰富的文化资源,杨老师心里满怀激动。他说,要让这些“非遗”重新“活”起来,就要做到“生产性保护文化遗产,生产性传承非遗”。作为“非遗”传承人,杨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根雕艺术的创作,致力于推广根雕艺术的宣传推广。杨老师说:“当下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我们根雕艺术的推广是不是也可以借助这样一个平台—把我们的作品放在网络平台上,人们通过浏览手机,就能关注到这些艺术作品,与我们‘非遗’手艺人进行交流,这样让消费者有了参与感,也就能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杨老师希望将恩施的“非遗”推广到全国。根雕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咸丰的一张文化名片,如何将根雕艺术重新“活”起来,这是杨佳奇老师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情。


杨佳奇讲解作品构思


 

 三、大山的期待

在旅游业高度发展的今天,“非遗”已成为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咸丰县作为湖北省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的下辖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唐崖土司城遗址、土家族吊脚楼现都成为恩施地区的旅游特色。

对于家乡的未来发展,杨佳奇老师满怀期待。他说道:“我们恩施,自然人文环境都很优良,其实我们的根雕木作也可跟随非遗的脚步融入到文化旅游行业去。借鉴唐崖土司和土家族吊脚楼的保护途径、借鉴范式和方法,去把我们咸丰地区更多的文化遗产和旅游结合起来,融入本地的文化特色,向大家呈现更有魅力的咸丰。但是现今我们平台还未完善。比如目前销售宣传这一块,还是主要依靠各自的资源,还没有进行一个系统完整的资源整合。还是缺少一个平台,把它推广出去,展示出去,了解我们根雕的人并不多。民间的、社会的一些资源我们还没有进行合作。我希望将我们鄂西的一些‘非遗’做成一个大的平台,把它推广到全国。所以,我走的才只是万里长征路上的第一步,要先把基础打牢,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把大的梦想分成一个一个小的目标去实现,大梦想从小目标开始。” 关于怎样做这样一个目标,杨老师建议:“最重要一点,“非遗”传承在现代社会要想真正进行下去,一定要进入农村,我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让老百姓都参与进来,群众才是革命的基础,全民参与。”这是杨佳奇老师的目标,也是无数恩施人的共同愿景。

此次采访,感触颇深。作为文化遗产的学习者和受益者,我们一起跟随杨老师的步伐,将家乡的非遗传播得更远更广。争做新时代的划桨人,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杨佳奇接受采访

杨佳奇为记者介绍作品

杨佳奇与记者交谈

 


 

杨佳奇访谈录


01


记者:您是如何与根雕结缘的呢?

杨佳奇(以下简称“杨”):我与根雕结缘是在当兵之前,当时才十二、三岁,对鄂西山中树根的各种形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放学后,闲暇时会用树根做成把玩小物件放在家中,或是用稍大一些的,做成花架,放在客厅中,上面放上兰花。后来去了部队,依然保持了这份爱好,时常用雕刀雕刻树根玩,也会自己进行设计。从部队回来后,我拜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李永强先生为师,经过老师的精心指点,对于根雕的形态艺术,表现手法,工艺制作,我又有了更高的提升。

 
 

02


记者:看来您是将从小的兴趣逐渐转变成了手艺。

杨:是的,根雕是我的业余爱好。我的主业是想将家乡的山山水水治理好,希望能让家乡的青山绿水成为人们向往居住的地方。现在的国家政策很好,我想配合国家政策做些事。例如,鄂西土家吊脚楼是鄂西土司大家族的居住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上千年,是因为它的独特建筑结构。鄂西土家吊脚楼冬暖夏凉,不仅能供人居住,顶层还可以储存粮食,防止腐烂。现存的许多古代建筑,都是从土家吊脚楼演变而来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榫卯结构。 

 

03


记者:据我们的了解,您的根雕属于咸丰根雕,是土家族根雕的代表。请问您的根雕有什么区别于其他木雕门类的特点吗?

杨:我的根雕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选材,善于利用枯木朽根的自然之形,设计作品。就是要尽量少动刀,找局部的一个点进行雕琢。每件作品都要保持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自然形态,动刀处不留刀痕,尽量达到天合一。比如我们身后这件作品,保持了九成的树根原有形态,只在人物面部进行精细雕刻,其他部分只做简单处理。

 

04


记者:您认为根雕艺术的创新点有哪些呢?

杨:创新点有很多。不同的爱好者他们有不同的审美,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社会层次的不同,艺术感也就不同。审美观的深入,会有不同灵感的东西出来。我们把根雕艺术作为爱好,它的商业性也会淡很多,作品呈现的是我们对生活认知的融合。创新是艺术生命力延续的必须,土家根雕艺术最大的创新点在于,我们的根雕作品它遵循”七分天成,三分人工”。这是根雕与其他艺术对比最大的创新点。在原材料本来的形状上进行构思创造,在后期的处理讲究环保。这种天人合一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其他工艺品无法比拟的。


 

05


记者:那么当下根雕艺术的传承情况如何呢?

杨:其他地方,我们还不是特别了解。但在我们鄂西地区,木雕艺术今天的发展情况还是非常可观的。我们有一个专业的团队,从事这方面的老师傅有十几号人,还有很多年轻人。像你们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也有做此方面研究的。在未来,市场大起来了,从事咱们这行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我们非遗中心还能做一些高端非遗根雕产品,成立一个非遗交易中心、拍卖市场。这样的话,才能把非遗产品更好的推向全国和全世界。有了一个平台,利用互联网,喜爱根雕艺术的人他可以随时关注相关的消息。比如,了解根雕的创作、构思和含义,就可以预订自己感兴趣的根雕艺术作品,同时也能够让匠人有一份收入。市场大了,参与进来的人就更多了。 
 


06


记者:看来还是要与互联网相结合。

杨:对,在当下,一定是要与互联网相结合。同时,还需要学院的支持、政府的推广、社会的参与。将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大的平台,才能够更好地推广到全世界。 
 


07


记者:那么您的根雕培训工作怎么进行的?

杨:从事根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从事根雕的手艺人,都是对根雕艺术十分热爱的。大家聚在一起,研讨学习,从易到繁,慢慢深入下去。其次呢,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一定空闲时间。因为大家都要养家糊口。再来就是有国家的经济支持,非遗文化产品才能更好发展下去。

 


08


记者:杨老师,您从事木雕工作几十年了,您认为怎么样才能够称得上是手工匠人?或者您对手工匠心的理解是怎么样的?

杨:作为一个真正的手工匠人,首先你要真正喜爱它,把它当成你的人生追求,其次要有耐心,不断学习,创新,全面升自己,你才能做得更好。


 

09


记者:您刚才说到,您的主业是想要在家乡进行生态建设。那么,请问您觉得,非遗传承如何配合国家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发展生产,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几方面,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杨:非遗传承在现代社会要想真正进行下去,一定要进入农村,让老百姓都参与进来。配合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可以利用土家吊脚楼发展民宿,将老百姓的老旧房子整修好,开发商业价值。同时,将非遗手艺教授给当地老百姓,在当地开设一些非遗体验馆。外地的游客过来,如果对根雕、泥塑、剪纸等非遗艺术感兴趣的,都可以去对应的体验馆尝试制作,这样的既传承了非遗,也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游客过来这里也有了丰富的玩乐项目。文旅与非遗相结合。 
 


10


记者:文旅衍生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您觉得,土家根雕艺术在文旅衍生设计方面的前景如何?

杨:我认为根雕艺术在这方面的前景是广阔的,发展空间很大,可以开发产品很多。在国外,艺术品是可以随时变现的。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还处于逐步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1


记者:您的这个木雕和土家族的这种文化相结合,关于文化旅游这一块,您是如何做一个宣传推广的?

杨:目前销售宣传这一块,还是主要依靠各自的资源,还没有进行一个系统完整的资源整合。还是缺少一个平台,把它推广出去。民间的、社会的一些资源我们还没有进行合作,我还是特别愿意将我们鄂西的一些非遗做成一个大的平台,把它推广到全国。所以,我走的才是万里长征路上的第一步,要先把基础打牢,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把大的梦想分成一个一个小的目标去实现,大梦想从小目标开始。 
 


12


记者:我们都知道非遗作品它的耗时是非常大的,市面上的作品价格也比较高,踏入购买非遗的门槛也就比较高。那杨老师,您对促进普通百姓购买非遗产品,使非遗成为一般消费品有何建议呢?

杨: 首先呢,因为木雕以及其他的一些非遗是纯手工,所以价格会略微高一些。消费方面,肯定是建议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选择性购买自己喜欢的、有一定对应层次的工艺品。其次,我们在做根雕时可以分层次来做,高端的、中端的,分级别,有不同的定价。大家把非遗买回去,放在家里、公司里,作为一种装饰品,身边人看到了,会受到更多人的喜欢,非遗也能在这样的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得以传播发扬下去。

 


13


记者:那么您觉得,非遗艺术品能否使用现代生产技术,与现代化生产相结合?

杨:非遗手工艺术品是纯手工的,用现代机器是做不出来那种效果的。机器只能用来打毛坯,一件作品的精细之处还是得我们自己人工做。比如我的这幅作品——《荷花仙子》,你从每一个角度看,都是传神达意的。它身上这种气质、韵味,这种传情的感觉,这些内涵的东西工业做不出来,必须手工。一件作品的内涵要加入我们创作者的思想,我们的阅历。一件工艺品没有内涵就没有她的美。你们仔细看手臂这里,我借助了原本的形打造出来,是不是比特意去雕刻要自然的多呢?我们再看《喜报春来》这幅作品,我想了两天的时间,最后把这段树根作做成竹节样。竹子是有灵性的,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虫子从泥土中爬行出来,吃竹叶,树蛙再吃虫子。这样就构建出一副和谐的生态画面,很有灵性,我给它取名喜报春来,寓意好运延年。所以说每一件作品都是材和艺的结合,在保持原材料原样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更有灵性的东西。这样的作品就会很不一样了。

 


14


记者:那旁边这幅作品是结合了土家吊脚楼吗?

杨:是的,这是我们鄂西土家族的转栏式吊脚楼,目前民间存世的吊脚楼数量很少。这是我们鄂西土司大家族,它包括土家族、苗族等很多民族。一片区域里面,只有各地的土司王,才有一个这样的转栏式吊脚楼,所以它是身份的象征。民间的普通老百姓是不能够使用的。就好比在古代,只有皇室、贵族才能够使用金丝楠木做成的各种家具,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普通的百姓是没有资格使用的,这是一个道理。

 


15


记者:那您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呢?

杨:我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在世界文化遗产——鄂西恩施咸丰唐崖土司,它的附近有几个原始土司部落。我们打算将民间的一些非遗匠人,一些爱好根雕的人士,包括部落里的村民,都可以参与进来,让学术界或者艺术高师进行指点。因为每个人做出来的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再依靠现代化的手段,推广出去。这样市场打开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匠人也有了收入。 
 

 

杨佳奇参展作品:《荷花仙子》

 

杨佳奇参展作品:《喜报春来》  


 

杨佳奇参展作品:《转栏式吊脚楼》  


 

杨佳奇参展作品:《出关》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08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