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
年度基金项目结项的通知
各项目负责人:
依据省教育厅《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试行办法》(鄂教科[2001]3号)以及《湖北美术学院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湖美科字〔2014〕12号)等文件精神,请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年度待结项(详见附件)各项目负责人于2019年6月30日前提交《研究中心基金项目结项审批书》、《研究报告》(请在中心网站主页http://fyzx.hifa.edu.cn/ “下载服务”一栏下载),请各项目负责人按规定时间内提交结项材料。2018年度获批的立项项目,若不能按时结项的请于6月30日前提交《延期结项申请表》(中心网站下载),注明延期原因、延期截止时间等内容。延期时间原则上最长不得超过1年。
特此通知。
附件: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2019年基金项目待结项一览表
备注:
2、由中心资助的所有项目研究工作在研期间,至少在专业期刊发表1—2篇涉及该项目研究领域的论文,重点项目必须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应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第二署名单位可为作者所在单位。
3、论文刊载期刊目录以湖北美术学院科研处认定期刊目录为准(A.权威期刊
B.核心期刊 C.各大学学报,八大美院学报等。)
4、书籍和报告类研究成果应在其封面明确注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资助”。
5、填写打印《研究中心基金项目结项审批书》(请在中心网页“下载服务”专区下载)一式五份。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
2019年6月3日
附件: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
2019年基金项目待结项一览表
序号
|
课题编号
|
课题名称
|
项目
主持人
|
项目资助经费
|
1
|
FY-2015-02
|
湘鄂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遗产的美学特色研究
|
蔡贤军
|
7000
|
2
|
FY-2015-03
|
湖北传统织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研究
|
陈日红
|
7000
|
3
|
FY-2015-05
|
江汉平原湖区传统农具渔具形态研究
|
叶佑天
|
4000
|
4
|
FY-2015-06
|
湖北省“非遗”教育体制研究
|
朱丽莎
|
4000
|
5
|
FY-2015-13
|
武汉地区“非遗”资源的濒危性研究——古德寺建筑审美形态与城市旅游开发
|
牛学
|
自筹
|
6
|
FY-2016-02
|
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数字化呈现研究
|
章倩砺
|
自筹
|
7
|
FY-2016-03
|
黄陂传统美术生产性保护研究
|
李鹏程
|
自筹
|
8
|
FY-2016-04
|
汉口里份建筑数字化修葺工艺研究
|
杨晓倩
|
自筹
|
9
|
FY-2016-05
|
武汉汉绣代表性传承人研究
|
柳锦
|
自筹
|
10
|
FY-2016-06
|
传承“非遗”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
|
郑娟
|
4000
|
11
|
FY-2016-07
|
叙事学在“非遗”文化产品设计中的创新与教学实践研究
|
田涛
|
4000
|
12
|
FY-2016-08
|
武汉“非遗”进社区研究
|
吴敏
|
4000
|
13
|
FY-2016-09
|
造型类“非遗”文献建设研究
|
高音
|
4000
|
14
|
FY-2017-01
|
湖北省“非遗”民办展馆现状与传播模式研究
|
喻琴
|
10000
|
15
|
FY-2017-02
|
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研究
|
何清俊
|
7000
|
16
|
FY-2017-04
|
湖北楚漆工艺在当代漆艺衍生品开发中的创新研究
|
蒲美合
|
7000
|
17
|
FY-2017-05
|
自媒体时代下荆楚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
梅健
|
7000
|
18
|
FY-2017-06
|
鄂州古青铜镜复原复制技艺研究
|
金虎
|
7000
|
19
|
FY-2017-07
|
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北民间文学类“非遗”传播策略研究
|
徐盛
|
7000
|
20
|
FY-2017-08
|
“非遗”传承融入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
|
杜妍洁
|
7000
|
21
|
FY-2017-09
|
基于叙事学理论的博物馆“非遗”文化传播途径研究
|
赵凌
|
7000
|
22
|
FY-2017-10
|
襄阳程河柳编研究
|
肖清风
|
7000
|
23
|
FY-2017-11
|
长江主轴工艺美术与非遗传承的历史与现状
|
周益民
|
自筹
|
24
|
FY-2017-12
|
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非遗”课程建设研究
|
黄八一
|
自筹
|
25
|
FY-2017-13
|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民办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与研究---以湖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例
|
游娟
|
自筹
|
26
|
FY-2017-14
|
“工匠精神”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刘慧
|
自筹
|
27
|
FY-2017-15
|
传统“养生”理念与老年社区康复性景观设计研究
|
张晶
|
自筹
|
28
|
FY-2017-16
|
公共艺术的地域文化传承功用研究
|
郭媛媛
|
自筹
|
29
|
FY-2017-17
|
黄梅挑花衍生品牌设计研究
|
李刚
|
自筹
|
30
|
FY-2017-18
|
恩施地区民间髹漆技艺的传承研究
|
金晖
|
自筹
|
31
|
FY-2017-19
|
湖北少数民族地区公共艺术的地域文化传承功用研究
|
石庆秘
|
自筹
|
32
|
FY-2017-20
|
恩施民间土窑陶瓷烧造技艺与传承研究
|
吴昶
|
自筹
|
33
|
FY-2017-21
|
中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读者反馈意见研究
|
孔凡敏
|
4000
|
34
|
FY-2017-22
|
沔阳皮影传承的现代动画艺术研究
|
华蕾
|
4000
|
35
|
FY-2017-23
|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非遗”数字化资源建设研究
|
张璞
|
4000
|
36
|
FY-2017-24
|
“非遗”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用和实现途径研究
|
罗雅雯
|
4000
|
37
|
FY-2017-25
|
文化分享:“非遗”在当代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用和实现途径研究
|
朱起徳
|
自筹
|